这是孟缇看得最慢的一本书,而且还要时不时地停下来想一想,这一想往往就出了神,等回过头来,书页还停在原来的地方。
她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跟作者重逢——
文字里的世界渐渐变得立体,孩童时代的自由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缩小,大量的阅读慢慢剥夺了他并不多的快乐,书里昙花一现的美丽的少女逐渐变得面目模糊。范夜追忆着那些转瞬即逝的美丽,所以他说,只有失去的童年是永恒的。
这本书好像微弱的呼唤,作者就站在时间的那头,持续不断地呼唤着,不是为了寻求知己,也不是为了找到共鸣者,不过是一种倾诉。
一本书和一个人的缘分总是会奇妙地达成。如果孟缇现在就在国内,对这本《惊雷》的感触未必有那么深刻;可现在她身在异乡,即使家人都在身畔,还是偶尔会觉得失落。
她无数次想起那天晚上兄嫂的谈话,一种直觉隐约浮上心头——也许,自己的人生开始出了岔子。
在这期间,她平稳地度过了自己二十二岁的生日。
她反复地看那本《惊雷》,对这本书的熟悉程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本,很多句子甚至都能随口说出来。
她又开始失眠,每天晚上都辗转反侧。光怪陆离的梦境就像是复发的病症一样,好了一次,再来的时候就会加剧和加重。她坐在书房里写论文c背英语单词时,就容易陷入到某种虚幻里去。
伏案做试卷的时候,铅笔往往脱离她的意志,回过神时,试卷的边角下就莫名地写下了《惊雷》里的句子——“再富有的人也买不回自己的过去,更何况我一贫如洗。”
那几个月里,她无数次拿起电话打算拨给赵初年,最后还是放弃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