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猜不到结局的类型,在市场上有出色表现又会得到评论家一致好评。
“他的小说能被读者和评论家都称赞,是有道理的。”孟缇想了一会儿,才说,“很好看,想象力很丰富,情节不落俗套,他是我见过同时写着许多题材都那么出色的人,悬疑题材就不说了,甚至还有科幻小说,每一部都让我想要赞叹——其他作家总有一部分让我觉得不太好。读完他的书,如余音绕梁,这种感觉是我读其他小说时感受不到的。”
孟缇记得自己那时候匆匆读完一本书便又读另一本,被每一本书所陶醉,对哪本书都没感到满足,几个月后转身回来看时,才发现自己中毒太深。
赵初年问:“也就是说你没仔细分析过?从来没想过他作品的表象下是什么?”
“表象?分析?”孟缇在忙碌的复印饼程中扭头对赵初年一笑,“赵老师你是文学博士,跟我不一样的。我只是想要看看他换了个笔名写的书而已。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肯定想要找找看,找到一个合自己心意的作家,挺难的。”
赵初年从后面看着她的背影,修长的身材,马尾活泼地跳动着。他微笑起来,起身离开书房。
好不容易复印完了整本《蒙尘》,装订好之后,孟缇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铺着格子花布的小餐桌上,整齐地摆着茶叶和各种点心,赵初年把茶水倒入茶杯,袅袅蒸汽就升腾起来。
这个样子倒像是下午茶的模样了,孟缇笑问:“赵老师,你还有喝下午茶的习惯?”
“是给你准备的,”赵初年对她招手,“这里有两把椅子。”
“谢谢,那我先不吃了。”孟缇摇头,“你不是说有范夜的其他作品吗,在哪里?”
“那个书架都在你背后,”赵初年端起茶杯放在唇边吹了吹,“找到了就拿书过来坐。”
书果真都是在的,就在那个梨木书架上,范夜的作品占了半边。赵初年果然没有说大话,整整齐齐一排作品看过去,从范夜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到现在,各个出版社的c各个版本果真都有。孟缇想起自己的小书柜,不过一排五十余本而已,人家这个大柜子,足足摆满了三排。
她正感慨着,就看到了在枯槐名下的那四本书,取下来一看,竟然都是旧书,有一本残破得封面都没有了,扉页上盖着某图书馆的浅蓝色印章,大概是图书馆处理过的旧书。除了她已经有的那本《逆旅》外,剩下两本的名字她之前从未听过,一本叫《惊雷》,一本叫《白雁》。
当下真是欣喜若狂,孟缇取下书,抱着书蹭到小餐桌旁,眼巴巴地看着赵初年,“赵老师,把书借给我复印好不好?”
赵初年只是微笑着,拿起一只热气腾腾的茶杯放到她手里,笑容温暖,“当然可以,你把书拿走吧。阿缇,你不觉得随时过来我这里看书更好吗?”
可以借走原书,孟缇太过兴奋,脑子只听到了前半段话,忙忙点头,“好啊好啊,赵老师你可真是好人。”
赵初年指着孟缇放在桌子上的几本书,“枯槐这个笔名下的小说无法考证具体的数量,但从他两年出版一部小说的速度来看,应该不会超过六部小说,因为是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的。我打听过,差不多是他自费出版的,因为小说内容太晦涩,印量很少,也没怎么发行,甚至连国家图书馆都没有他的登记。我花了好几年才找到了这三本,唔,如果算上今天的那本,四本。”
“对的,我在国家图书馆网站上搜索过,”孟缇说,“我以为只要写过小说都会留下痕迹的,但他几乎是刻意把自己变成一个幽灵。”
“他那时候已经是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了,这样做也不困难。”赵初年说,“总之,你慢慢看书吧,最好先看你今天找到的《蒙尘》,这是枯槐名字下最早的一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