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培养,是领导者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也是领导者的失职。

    培养和提高干部要根据实际和可能,通过多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工作实践也是一种培养教育的方式。给下级压一定的担子,使他们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效率,这是一种常用的培养方法。日本经营管理专家士光敏夫认为:

    “在出人才的工作单位,往往工作多而人手少。这样,每个人的负荷就加大了,每个人干着稍稍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这就形成了一种必须自己去接受锻炼、克服困难的环境。”士光敏夫认为这样的环境是容易造就人才的地方。

    但光有这些显然是极不够的,还要通过在职或离职学习,使干部经常、定期地得到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训练,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这才是真正的爱惜人才。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得极快,知识陈旧的周期大大缩短了。国外有人统计,十八世纪的知识陈旧周期大约是80~90年;二十世纪的知识陈旧周期一般只有5~10年。在这种条件下,必须加强对人才的“继续培养”。可是在我们的一些厂矿企业、机关单位,甚至教学、科研机构中,一些负责同志对此却几乎没有认识。干部、职工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进修,居然被斥责为“不安心工作”、“想向上爬”、“有名利思想”,表示“不同意”、“不批准”。对这些领导同志,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使他们学习,使他们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促进者。

    现代化的社会生产需要管理者不仅熟悉自己管理范围内的专业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既能注意到“细节”,又能照顾到“全面”;既能重视当今,又能放眼未来;有组织能力,有战略头脑,有丰富的与管理有关的各种知识。即使原来是“很有知识的人”,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后,也应该经常“补课”,补充新的知识。

    肯尼思布兰查德在总结企业管理的经验时说过:作为经理,必须“每天抽出一分钟(经理的象征)时间来注意一下我们所管理的人,并认识到他们正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

    而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每个职工的积极xìng充分调动起来。

    影响人的积极xìng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马斯洛学说告诉我们,人的积极xìng与需求的不满足有关。而需求之间又存在着满足、它与能产生激励效果的需求步步提高有关。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学说也与此大同小异。北水之战的例子就是人为地造成安全感的破坏,使此项需求突出强烈,产生激励的效果,调动了全军将士的积极xìng。当然这仅仅是管理学上的范例,在现代化管理领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得到了保证,所以人的激励要求呈现出层次提高、各种因素jiāo融的复杂情况,远比矛盾高度突出的暂时难以处理,这是自然而然的。因此,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充分灵活地予以掌握,切勿忘记,管理是艺术,管理艺术的要旨之一就是理顺纷纭复杂的人事关系。

    调动人的积极xìng要从三方面着手。其一,挑选人材,这是合理用人的前提;其二,善于用人,使得人尽其才;其三,着眼未来,重视培养人材,这是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卡耐基总结了经营中用人之长的选人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一个称得上“人才”的人一定要具备超人的素质:他应该头脑敏捷、工作认真、品德高尚、心底善良、才华出众、学识过人,有非凡的魄力、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确,这样的人实在太好了,以致于根本无处寻找。而且,如果和这样一位冰清玉洁的超人一起工作,一守会非常不舒服的。一个管理者如果抱定非此类人不取的信念,他将始终是孤家寡人。只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