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进行策应和协同作战;

    国军:两个地方军的师(122师在城内,124师在城外),每个师实际只下辖两个步兵团,两师共7000余兵力。除此之外,滕县共有3000余保安团士兵、警察、青壮年支援协助作战;

    双方的兵力对比看似1比1,但实际上真正作战兵力的对比却是1.5比1。因为日军全部都是训练有素、富有经验、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士兵,而守军的三分之一却是临时参战的平民;况且,日军的单兵素质也大大超过守军的单兵素质。双方的战力对比,守军居绝对劣势。

    双方pào兵对比:200比0(濑谷支队拥有3个pào兵大队和2个150mm重型榴弹pào兵中队,各型火pào和迫击pào超过200门,川军基本没有什么pào兵);

    双方骑兵对比:200比0(濑谷支队是机械化部队,因此骑兵部队并不多,只有两个中队规模);

    双方战车对比:40比0(濑谷支队拥有3个战车中队);

    双方飞机对比:40比0(濑谷支队拥有两个航空兵中队的空中增援);

    孟翔在心里叹息一声,因为这是不折不扣的敌强我弱。

    “轰”...毫无预兆,陡然间从地平线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bàozhà声。孟翔和战壕里的所有官兵们都惊了一下,探出头后孟翔才看见正北方的远处闪耀起了一道道赤红色的火光。已经把滕县地图背得滚瓜烂熟的他立刻分辨出bàozhà的大致地点,是滕县正北的第一道防线界河。

    “已经开打了吗?”孟翔忐忑不安地道。周围的官兵们也一起jiāo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是的。”赵海军神色几乎是波澜不惊:“根据我的判断,应该是鬼子一个加强大队级别的突击部队,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摸到了界河,然后发动了夜袭。这是鬼子用惯了的策略。既然他们的先头部队来了,那说明鬼子的主力也不远了。”作为老兵的他非常熟悉日军战术。

    “一个大队?”孟翔竭力眺望向已经开打了的地方,pào声后便是密如雨点的子弹shè击声,由于隔得比较远,因此在此时清冷的空气里听起来非常清脆,但也足以让孟翔这样的战场新手感到热血沸腾了:“124师足足近四千人,应该能挡得住鬼子的一个大队吧?”孟翔知道,日军一个大队差不多一千余人。攻防比例一比四,这样估计的话,防御一方应该绰绰有余了。

    “这可未必。”赵海军叼着烟:“鬼子一个大队能和我们一个德械整编团血战得不分上下,况且那时候我们可是清一色的德械装备,不但有德国造的火pào和坦克,还有空军的飞机增援。至于川军么...呵呵。”他干笑两声,然后郁闷地看着肩上背着的中正式。尽管中正式对于川军来说也是仅次于三八大盖的高级装备了,此时122师过半官兵还用着四川土造步qiāng和汉阳造,分给赵海军中正式已经是优厚待遇了。但用惯了98K毛瑟步qiāng的赵海军仍然觉得憋屈。他的毛瑟步qiāng在122师内得不到同口径的子弹配发,只能做烧火棍。

    “你的意思是...124师会撑不住?”孟翔忧虑地道。

    “鬼子既然是突袭部队,那肯定是装备大量轻武器的精锐部队,而且还是夜袭,124师能撑过这个晚上就不错了。”赵海军的脸上是一种既恨又忌的神情:“鬼子一个大队击败地方军一个师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说实话,鬼子一个旅团就能杀得国军一个军丢盔弃甲,一个师团就能和国军一个集团军对抗,鬼子毕竟还是...很厉害的。在武器差不多的情况下,国军也要二比一才能拼得住日军,而且还不一定取胜。如果武器落下风,人再多也没用,全是靶子。”

    孟翔感到心跳在缓缓加速,他紧张地注视着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