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孟翔的设计挖掘了很多别出心裁的陷坑,一些地点重要、构造坚固的建筑房屋也都被改造成了火力据点,环绕城区的城墙和几个入城口都得到了加强和改造。毫不客气地说,孟翔堪称是“滕县防御工事的总设计师”。全城按照他的设计,几乎是掘地三尺。为了对付日军的飞机大pào,不但每个战壕都挖得空前之深,而且重要的弹yào库、粮仓等设施也完全被地下化,滕县的地下被足足掏空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地下室。
本来孟翔还设想挖掘一条逃命用的地道,从城内一直延展到城外,以此避免122师全军覆没在这里,也能让自己在最终关头保住小命。付诸行动的时候,孟翔才发现自己的这个设计过于一厢情愿了,根本不实用,这个地道的出口和入口挖掘在哪里,都是不好说的,毕竟战事一开始,城区和城外完全就是犬牙jiāo错,万一这条地道的入口或者出口已经陷入日军的占领区内,那这条地道就彻底报废了,而且粗粗估计,这条地道起码要有两三公里长,挖掘这么长的地道非常耗时耗力,简直就是劳民伤财。因此孟翔不得不作罢。
第十二节 未雨绸缪(4)
当122师的四千余官兵浩浩dàngdàng地开入已经成为一座军事要塞的滕县时,全城的居民除了两千余自愿留下来协助军队的青壮年以及六百多名当地保安团队员和警察,其余十多万人口基本上都已经被遣散了,那位一直不遗余力配合军队工作的周同县长在送走了自己的家眷后,也坚决要求留下了协同军队作战。除此之外,孟翔则带着727团的工兵营在入城地区“欢迎”部队主力,欢迎的方法也很特殊。在孟翔和工兵营长刘峰岭的身边,堆积如山地放满了上千个崭新的木制板凳和一千多把临时锻造出来的大砍刀。经过孟翔身边的每一个122师官兵都分到了一个板凳,没有冷兵器或者只装备了刺刀的官兵都分到了一把大砍刀。这上千个板凳和一千多把大砍刀自然也是孟翔的杰作,当然了,最根本的还是依靠滕县和附近地区的木匠们、铁匠们的无私奉献,被组织起来给军队制造板凳和打大刀的工匠们都坚决不要工钱,并且夜以继日工作,使得这两件事在二月底的时候就完全搞定了。
大砍刀嘛,自然是用来杀鬼子的,官兵们都很乐意接过来;至于板凳,绝大部分的官兵们都看不懂了:这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