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地说道。
然而万历不为所动,对于冯保的说法没有一丝回应。
与其说冯保鄙视朝鲜,那么朝鲜所经历的这一切又何尝不是大明的镜子,东林党兴起,被魏忠贤打压,魏忠贤之后东林再次抬头,小冰河时期灾荒不断,农民起义一波接一波,辽东的建奴又不停地袭扰着大明,可是那帮自称’东林不党‘的家伙们却依旧党争不断,不断地给自己的政敌使绊子让他们因为********中失败死亡或者沦落成敌人成为敌人的刀下鬼。
从万历的角度来见,大明实际上并没有嘲笑对方的资格,因为事实上,大明最终的结局和他们比起来还不如,本身就是藩属国的朝鲜能够在大明强势的时候保住大明的大腿,清军入关之后同样能够低下身段来臣服于满清,通过臣服强者来保护自己的国祚,而大明却永远不能指望强者的拯救,只能毁灭或者自己拯救自己,不仅仅是大明,任何一个中原王朝都是如此。
“朝鲜王的请求,朕准了。”沉默了一段时间,万历说道。“让李成梁选一个将军到朝鲜去吧,是一个参将还是一个游击,或者一个都司都可以,另外,让鸿胪寺也给个身份,去的人不仅仅是大明的将军,并且还是大明的使节。”
“是!”冯保揣着疑惑回答道,从来只有藩国派往大明使节的,大明派到其他国家使节的常驻使节这在冯保的印象中还是第一次,皇上又有什么打算。
大明的第一个公使名额没有给欧罗巴任何一个国家,最先照顾的还是朝鲜这个亲儿子,朝鲜王应该表示感恩才对,万历心中想到,或许这个朝鲜王以为大明会为他这个朝鲜王拿回他的权力,但是他估计不知道,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来着。
辽东和蒙古都被他搞定,天子守国门的时代已经要过去,环绕一圈望去,离大明的首都京师较为接近的国家,也就是朝鲜王国和倭国这俩了。
第156章 皇帝的节cāo
那个所谓的三千里锦绣河山到底有什么价值,即使是来自于后世的万历也不清楚,后世的朝鲜半岛分裂成两个国家,一个‘贫穷的光荣’,一个靠科学即使维持低位,至于资源什么,万历还真没怎么听说过。
穿越之前倒是听说北朝鲜地下埋藏着丰富的资源的,但是似乎有二百多种矿产来着,不过毕竟那个国家基本与世隔绝,太多的信息万历也不了解。
东厂的情报也没有相关的信息,万历问起来冯保只能尴尬地回答一句不知,然后回去之后把各国地理、产出等所有情报都列为东厂的调查目标当中。
果然,倘若以箕子朝鲜为华夏的固有领土为由,北朝鲜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当然这理由估计连自己手下那帮反对派的大臣都过不去,吞并自己的一个藩属国而且还是亲儿子的一半领土比吞并整个藩属国更让儒生们难以接受。能够值得庆幸地是倘若只是吞并半个朝鲜的话,万历也和那帮儒生一样觉得为难。
比起朝鲜所拥有的资源来说,万历更为在意的是结束大明‘天子守国门’的历史,为大明提供羊毛的蒙古和已经正在开发的辽东,离大明京城最近的地方就只有和奴儿干都司接壤的朝鲜了,即使对方是大明的亲儿子,在大明现有的版图上,万历也依旧觉得对方太过的刺眼。
养这个亲儿子有什么用?打仗不靠谱,而且又贫穷,有点事情解决不了就过来求老爹,老爹有事情想要用到他的时候,对方却一点用处都指望不上,并且按照原本的历史,这货还投降建奴了,就是后世再说什么崇祯的年号用了几百年,投降满清是虚与委蛇,万历对对方也丝毫没有感觉。
现在差的,就是内阁和大都督府的看法了,倘若他们都强烈的不同意,那么即使是万历有再多的想法都是白搭,但是倘若双方有一个持支持意见,那么万历就能够上手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