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也漫步了多少。途中见到一座寺庙,由于离山顶和山脚都很远,又偏离主道,香火不旺,有些破破烂烂。江南觉得上次上山好像没注意到此处,便走近看了看,只见庙前一副对联,上写“道山无相,见相非相,当持戒、定、慧;苦海有涯,心涯即涯,应弃贪、痴、嗔。”江南本是个有慧根的,见了这幅对联,心中有些震动。
他见了那副对联,心中有所思,所以放慢脚步,用了整整一天才走上山来。将到山顶的时候,天突然一亮,江南已经穿出了云层,来到云海之上。一轮夕阳正在慢慢西沉,金色的阳光给山顶镀上一片金黄。金顶的大殿在夕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衬着偶尔飞过的一片浮云,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
江南来到山顶,望着无边无际的云海,心情忽然变得很轻松,那云海把整个世界隔绝,令江南忘却了整个世界。云海被夕阳染成了金色,远远近近的山峰就如同海里的小岛,令人感到身处蓬莱仙境。江南想:“这金顶之上,让人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倒是个修心养xìng的好地方。若要静心习武,当在此隐居。”
他正在沉思之中,忽闻身后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把他唤回到现实中来。以江南的修为,无论多么陶醉,只要一有动静,立时警觉。江南转身一看,来人却是认识的,不禁一喜,微笑道:“小生拜见道心大师。”来人正是当年同江南一起合斗宇文垂的道心,江南想起道心十分迂腐,不禁莞尔。
道心笑道:“原来是施主,小僧还未请教失主高姓。”
江南道:“小姓孟,一别经年,那次小生被宇文垂打下山崖。让大师独自面对宇文垂,大师没事吧?”
道心道:“那日中了他一掌,后来鄙师兄弟们及时赶到,贫僧倒没事。自那次以后,贫僧才知除恶即是扬善,再也不做那东郭先生了。想起施主为宇文施主所害,小生心有不安,日日为施主祈福。佛祖保佑,施主总算平安。”
江南想:“那日我被打下山崖,这和尚见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倒是怪事一桩。难道他竟然已经得道,进而知道我没有死?”
道心道:“今日天色已晚,孟施主不如到鄙寺投宿吧。”
江南欣然答应,道心忽道:“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江南心想自己在这里并不认识什么人,不知这老和尚要带自己去见谁,跟着道心进了寺院。走到后院,只听道心喊道:“道隐师弟!”
一个老僧一边答应,一边走出禅房,江南蓦地一惊。他看这老僧十分面熟,在没认出之前,他已凭本能退出一丈,而且右手向前一格。这一格,可谓精妙之极,配合他向后一飘,实是可以躲过天下任何一招。自从悟透了无相心法,江南就具备了这样一种像本能一样的反应,在还没头脑考虑清楚之前,身体已经可以做出应对。然后,江南终于认出,那人竟是宇文垂!只见那老僧也是一怔,然后伸出右手,一掌直立道:“贫僧道隐有礼。”他虽是僧人,却没有双手合什,让江南有点怀疑。
江南双手合什道:“小生还礼了。”
道隐见他还是惴惴的,于是说道:“贫僧死里逃生,在生死之间顿悟,对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后悔不已。现在已经出家为僧,日日为我所杀的人祈祷,希望他们早升极乐,以赎当年所犯罪恶之万一。”说着伸出左臂,江南见到他的左手已经被斩掉了。
江南道:“大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实是可喜可贺。”忽然明白道心为何见了自己毫不吃惊,原来宇文垂已经出家,而且竟然是他的师弟。
道隐道:“小僧曾经发誓,若是有人来找小僧寻仇,小僧绝不还手。孟施主若要责罚老僧,或打或骂或杀,小僧甘愿领受。”
江南道:“大师能够痛改前非,一心向佛,我不希望有人为难大师,大师在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