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足。

    一行人出了院子,找了个背风向阳的桌子坐下。正等着上菜的村民们不由一愣,这些当官的真要留村里吃饭啊?

    “乡亲们,今天我们正好路过咱们清河湾,就厚着脸皮沾沾乡亲们的喜气,过来蹭顿饭吃。眼看就要过年了,我们在这跟乡亲们提前拜个早年。祝乡亲们,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沈省长朴实简短的两句话,顿时拉近了跟乡亲们的距离。

    可不是,靠天吃饭的乡亲们最盼望的,就是风调雨顺。

    有胆子大的村民,搬着凳子往这边凑,“沈省长,您们都是咱们的父母官,要不等吃完饭,您们给大家伙讲讲国家的新政策。不是有那什么科技致富c勤劳致富什么的,您和郑书记他们都给乡亲们详细讲讲。”

    “好!不过,看咱们的酒席,我看咱们清河湾的乡亲距离致富不远了!”沈省长笑着应道,这一行也算是一举两得,只有深入百姓才能了解百姓。

    沈省长和郑书记他们确实是一心为民,也都想多了解一下老百姓的心声。不过,被一排目光清澈,眼神幽怨的小娃子们眼巴巴的看着,一行人终于意识到,他们耽误小娃子们吃饭了。

    小娃子和半大小子们,对周遭的事情似懂非懂。不过,他们只知道一件事,再不赶紧开饭,他们肚子就要饿扁了。要知道,他们可是空了一上午的肚皮。

    饶是手握重权的沈省长,也被这一道道清澈的视线看的心虚,就喧宾夺主了一回,“行了!乡亲们,咱们开饭吧!我们刚才可都听见了,天大地大,咱们的肚皮最大。小伙子们,我帮建国同志再喊一声,上菜喽!”

    这句玩笑话,逗得乡亲们哄堂大笑。不过,乡亲们却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可不是,在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面前,肚皮才是老大。

    清河湾的未来,一群腿脚麻利的半大小子十分配合的跟着回一句,“好叻!上菜喽!”

    一句上菜喽,点着了药捻子,院子外边顿时炸开了锅!

    乡亲们对吃大户毫无负担,反正杜大叔都所叫大伙敞开肚皮吃了。

    大老爷们和准大老爷们喝着小酒,就着下酒菜,喝的那叫一个滋润。做为山里汉子的婆娘,婶子大娘们的酒量一点都不弱,丝毫不下于那群老爷们。不过,比起喝酒,她们更爱多吃点菜,还得照顾那群叽叽喳喳的娃子们。

    小娃子黄毛丫头们不能喝酒,可是也有甜丝丝的糖水可以喝。而且,他们一人兜里还都揣了一瓶酸酸甜甜的果汁,这是老爷子们特意给这群小娃子们准备的。不过,这会他们不舍得喝。

    沈省长一行人看着眼前热闹的场面,胃口也都大开。

    沈省长更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老村长,你说这幅场面,能不能称得上那一句,世外桃源,安居乐业?”

    虽说这两年改革开放的春风遍地开花,但在其位谋其政的公仆们心里都很清楚,改革开放的春风更多的是吹在了沿海地区。作为山省的f省内,更多的依旧是贫穷落后。

    老村长虽然这辈子出过的最远的门,就是青山县。但是,人家不服老,广播新闻一天不落,思想觉悟高着呢,哪能轻易的让人套了话。

    抿一口小酒,收敛了一下脸上的喜色,“省长,郑书记,咱清河湾可应不了这句安居乐业。整个清河湾能配的上这句话的,也就建国他们家!那也是建国他们家的孩子都有出息,有本事。说句实在话,靠天吃饭的乡亲,日子并不好过!”

    郑书记一听老村长又哭穷,脑袋瓜子条件反射般的疼了起来。去年年底,为了修路的事儿,这老村长就没少在自己跟前哭穷。“行了!老村长,您就别哭穷了!您看咱们清河湾这条公路,都修到家门口了,您还敢说村里穷!”

    其实,刚才在屋子里看到的几位老华侨,还有那俩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