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灰刷上去的。什么“祝福伟大领袖主席万寿无疆!”,“打倒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反/革/命份子”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气氛比清河湾压抑的多。
聊天时,外公就讲到,现在外公他们村子里是整天的□□,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子的小事,也不知道被哪些个缺德鬼给告的密。外婆家隔壁邻居的一位大嫂就因为多养了一只老母鸡,不知道被那个缺德的告诉了小将们,当天晚上就被带走了,现在每天中午都要沿着村子□□。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例,弄得老百姓都睡不踏实。
正说着呢,就听见外面喊着“打倒资本主义走私派!”,芽儿跟着外公他们跑到院子,从门口望过去,就看见一群雄赳赳的小将们押着一位大概40多岁的中年妇女,中年妇女脖子上还挂着一个牌子。
小将们个个神气的不得了,而被□□的大妈面无表情,估计已经麻木了。外公叹口气,不忍再看下去,转身回到屋子里。芽儿也是第一次认识到这个时代的残酷,不身临其境不亲眼看到你永远体会不到这段特殊时期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杜爹杜妈他们也是心有余悸。哥哥他们买东西回来正好碰到,回到家里还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说那些小将们显得真威武,将来他们大了也要参加革命队伍,年幼的他们还不知道事情背面的残酷。
虽说刚才的事情弄得大家情绪低落,等端上来饭菜的时候气氛又热烈起来。不管怎么说,日子总要过下去。同样的也是男女分开吃,吃饭的时候二舅母又出来郁闷人了。
“小妹,去年年底你让妹夫送来的白糖你家里还有没有多余的,我娘家妈最好这一口。要我说妹夫也太小气了,也不多送几斤。”,也不看别人的脸色,又指着芽儿身上的新衣服接着说,“小妹,不是我说你,你也太不会过日子了。这么小的孩子穿什么新衣服啊,用旧衣服改改凑活着穿就行。有那多余的布票也不说补贴补贴我们。二嫂我好几年没有舍得做新衣服了。”,巴拉巴拉。
杜妈没等听完,就霍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外婆看二舅母说的实在是太不象话,狠狠的瞪了她一眼,二舅母这才闭嘴。芽儿想,自己这算是躺着也中枪。如果让二舅母知道自己还有两身新衣服,会不会把自己身上穿的扒下来。不过芽儿也知道像二舅母这样的人多的是,她其实没有什么坏心眼,就是嘴碎,爱贪个小便宜什么的。芽儿没有怎么生气,只要自家人喜欢自己就行。杜妈倒是气的不轻,在杜妈看来自家闺女就值得最好的。杜妈到走之前都没有再跟二舅母说话。二舅母则跟没事人一样,手里的筷子速度一点不慢,不停的往自己碗里巴拉肉。饭后还是大舅母和杜妈一起收拾得,二舅母连屁股都没有挪。
收拾好喝口水,稍微休息一下就该回去了。回去前,杜妈偷偷的塞给外婆一些零钱和糖票。因为那些油和糖卖的钱,今年自家的日子宽松了不少,就想着接济一下娘家,不过油和糖的事情,杜妈可以瞒得死死的,一点口风都没有漏,看样子是被今天看到的吓怕了。
杜爹中午的时候被两个舅舅灌的有点多,走的时候还稍微有点晃呢。不过大家都不担心,赶得反正是牛车最稳当不过。芽儿想,不知道醉酒赶牛车算不算酒驾呢。回去的时候正好是芽儿午睡时间,再加上中午吃的有点多,坐上牛车就在杜妈怀里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自家的床上,枕头边上放着一些哥哥们在镇上买的零食。“真是个好哥哥啊!”,芽儿感叹到。
接下来的几天还是走亲戚的日子。杜家爷爷的几个兄弟到现在都下落不明,其余的也没有什么关系很近的亲戚,也就杜爹到同村二叔的老丈人家里去了一趟。
过了正月就要忙着春耕开工了。凑着这一段时间,老爷们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菜园子。乡下地方不稀罕,家家的院子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