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辩按捺着不快,安抚了刘备几句,让他下去休息。

    刘备怏怏的走了,从周瑜的身边经过时,他停住了脚步,愣了一下:“新来的?”

    周瑜拱手施礼:“庐江周瑜,见过刘将军。”

    “好一个少年郎。”刘备赞了一声,“迷途知返,可喜可贺。”

    “败而不馁,将军亦勇气可嘉。”

    刘备眨了眨眼睛,笑了笑,摆摆手,走下建章台,腰杆不知不觉的挺直了,步子也迈得大了起来。

    刘辩听得分明,不免有些诧异。周瑜居然会安慰刘备,是出于对上官的阿谀,还是出于他大度的本性?刘辩沉默片刻,把周瑜叫了过来。

    “公瑾,刘焉不臣,当如何处置?”

    周瑜躬身道:“益州四塞,栈道千里,行军不便,急切之间难攻,恐怕要缓缓图之。”

    “难道就坐视不理?”

    “也不然。”周瑜沉吟片刻:“臣以为,首先要重派使臣,弄清事情曲折,再作定论。且刘将军既然能取道武都回来,必须有道,不如派人勘探,看看是否能行得大军。依臣看来,山路虽然狭窄,可是一旦进入武都,以水路行师,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刘辩想了想:“使者的事,朕另有人选,打探武都道的事,朕交给你和马超,你敢去吗?”

    “敢不从命。”

    刘辩很满意,随即派人找来了马超,让他带着周瑜等五十名近卫郎赶赴武都郡,打探道路,做从武都进军益州的准备。然后又派人找来了简雍,让他再去一趟成都,质问刘焉。与此同时,他让艾和回一趟益州,从道门内部与卢夫人取得联系。

    安排妥当,各路人马分头行动,奔向益州。

    ……

    雪山之中,墓碑之前,荀彧拱手肃立。

    看着墓碑上那几个字,荀彧心情沉重。老人死得匆忙,没能按照规矩留下继任之人,以至于他费了好多力气才找到这里。没有向导指路,仅凭手里那一份东方朔留下的地图,他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正确的路。

    儒门的局很大,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无数人在暗中默默的奉献着,甚至不知道自己在为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奉献,也许一辈子都无法真正的履行职责,在等待中消耗了自己的生命。这个老人是幸运的,他等来了戏志才。他又是不幸的,戏志才的到来打断了他平静的生活,让他死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孤伶伶的只有一块墓碑,只有白山黑水相伴。

    荀彧的目光又一次扫过墓碑,忽然觉得有些异样。他蹲了下来,手指抚过冰凉的碑石。

    碑石很光滑,像是专门磨过。可是荀彧知道,这大山里面,很少会有石匠来为一个不名一文的老人打磨墓碑。老人死了,戏志才人生地不熟,更不可能去找石匠。

    那这块碑石是怎么回事?

    荀彧的目光落在字上。字是阴刻,是戏志才的笔迹,不过笔意更加张扬。每一道笔迹都差不多深,最深处都在笔画的中间,清晰如新。

    荀彧倒吸一口凉气。他知道这块墓碑是怎么来的了,他也知道这些字是怎么以刻的了。

    赤霄剑。

    戏志才居然用赤霄剑砍斫墓碑,居然用赤霄剑刻字?荀彧恼怒起来。赤霄剑是天子剑,是儒门掌握天下之后的天子所佩的剑,何其尊贵,戏志才居然用这样的剑来斫碑刻字?

    荀彧眯起了眼睛,目光扫过第一道字迹,眼神中的愤怒慢慢的变成了惊讶。他看到最后一笔的深度与第一笔的深度一样,刻痕依然清晰,看不出剑尖有被磨钝的样子。

    荀彧明白了什么,却一点喜色也没有,反而多了几分担忧。在戏志才失败之后,他之所以要亲自赶赴玄冥海屠龙,就是因为他的境界比戏志才高,戏志才做不到的事,他有可能做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