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截止1991年4月1日,让大部分美国人重点关注的几件事都尘埃落定了。

    首先,苏俄军队完成了从波罗的海三国的全面撤军,而且实际的撤退时间要比凯萨前世印象中早了不少。

    如此一来,苏俄解体的三个重大要素已经全部凑齐了。

    分别是,“坐看东欧剧变和两德统一”“开放多党制”“从波罗的海三国撤军”。

    当凯萨发现苏俄已经满足这三个条件之后,他就召唤了神龙呃他就召唤了索罗斯。

    虽然目前的苏俄理论上不存在“规范的”金融业,但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的收割属于相对更简单的操作方式,同样可以让索罗斯轻易组织一支专门派往苏俄的收割队。

    收割队主要任务就是用廉价的,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要钱似的价格从苏俄大量收购原油c钢铁c燃料c机床c大型设备甚至是各种类型的武器

    得到上面这些物资很多时候甚至不需要付出美元,而仅仅是廉价食品c廉价服装和最低档次的生活用品就可以了。

    不论从哪个方面去看,这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实际上,这种事早在苏俄解体前就有人在干,只不过规模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不然的话,切尔西的那个“阿布”那种俄罗斯寡头是如何在一切都被视为国有的苏俄奠定了成为首富的基础呢?

    对以阿布为代表的这些人来说,当初他们倒卖的一切都是属于苏俄的,也就是盗卖国有资产。

    凯萨和索罗斯组织的收割队就是要在解体前后这个权力混乱甚至是真空期混水摸鱼,给苏俄大量放血的同时,狠狠地赚上一笔。

    阿布这样一个从白身混起来的倒爷都能成为俄罗斯首富,凯萨没理由赚得比他少。

    阿布的优势是身为苏俄当地的地头蛇,走到哪都脸熟门儿清,凯萨的优势是熟悉历史上每一个关键节点和关键人物。

    比如说,帮助阿布发家的贵人,传说中的另一个阿布,“鲍里斯阿布拉莫维奇别列佐夫斯基。”

    此人是俄罗斯几个著名寡头之一,在叶利钦时代,这位鲍里斯不仅在俄罗斯的金融和能源领域呼风唤雨,在政坛也因为帮助叶利钦上台有功而变得举足轻重。

    虽然最后因为反对而流亡英国,但是在上台之前,此人在苏俄的政治和经济领域可以说是举足轻重,而凯萨团队的主要目标就是联系这位鲍里斯先生。

    当然了,这位鲍里斯先生最终的下场也是因为反抗大帝而惨死在英国,但是凯萨把黑手伸向苏俄的主要时段也是从1991年开始一直到上台为止就够了。

    等上台后,傻子才陪着演铁腕整治家的戏码呢。

    通过与索罗斯的商议,凯萨确定了索罗斯对自己金融团队的领导,以及黑水佣兵的保护,以这样的阵仗全面进入苏俄,起码也要为这个血色帝国的分崩离析尽一份“绵薄之力”。

    小到一颗螺丝发ak子弹,大到一片原油油井或者一艘核潜艇,但凡能买的全都给他买下来,然后在国际市场上随便倒手一卖,那总和就是一笔富可敌国的财富。

    要知道,这可是可以跟美国分庭抗礼的血色帝国,哪怕最终到了分崩离析的时候,其财富总量也不是一般国家可以望其项背的。

    安排好了收割苏俄的相关事宜后,凯萨和索罗斯又就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收官阶段做了详细的部署。

    很多人认为1985年的“广场协议”最终造成了日本“失落的十年”,就连凯萨前世也是停留在这么肤浅的认知的。

    自从接触了索罗斯这位金融漏洞方面的大师之后,凯萨才明白所谓“广场协议”不是什么美国人的阴谋,而是恰逢其会的导火索而已。

    日本金融灾难的实际责任全在日本政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