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青已经记不太清楚小时候的一些细节了,但是小山肯定穿过她剩下的衣服。小孩子的衣服嘛,用不着太讲究。

    不过再大一些就不行了,因为阿青毕竟是个姑娘,穿的衣裳论颜色花样都不能给男孩子捡过去接着穿了,比如说,阿青年纪还小不能为自己穿什么做主的时候,衣服几乎都是红的、花的,这些衣服她穿着当然可爱,可是要给小山穿,就显得不太合适了。倒是后来大妞穿过不少她的旧衣服,张伯一个男人家不会张罗这些,大妞可以算是吴婶带大的。

    女人一说起孩子和穿戴这些事就没个头儿。吴婶虽然只生育过一次,但她有带大了三个孩子的经验,唐妈妈对育儿的经验看来也是非常丰富,两个人说的有来有去的,阿青还是姑娘家,不大插得上嘴,干脆把地方腾给她们,她自己回屋去了。

    书案上放着那本书。这书写的确实很精彩,阿青已经读过一遍了,这是第二遍。里面的有些词句她闭上眼也可以复述出来了。

    那个人送给她这本书看,应该不是随便从书架上抽了一本,而是用心选择的吧?

    虽然书很精彩,但阿青望着摊开的书页,总是走神。

    既然书看不下去,那就做点别的。

    阿青现在进厨房,赵妈妈必定跟着,大些的活儿都让她揽过去了。比如和面,这个既累腰又累手腕。吴婶怕阿青弄粗了手,是坚决不同意的。看着赵妈妈和好面醒着,阿青在一边调馅儿。

    大妞和小山都不在。调好馅儿没人帮她尝味了。要搁以前这种活儿是那俩活宝最乐意干的了。

    可现在他们一个上山学艺去了,另一个在药铺里也渐渐上了手,家里就只剩下了她一个。

    阿青抬起头望了一眼。从敞开的窗子看出去,可以看见邻家的屋脊,新铺的瓦片如鱼鳞一样是乌青色的。

    中午阿青做的蒸饺,馅儿调了两种,荤素都有。素的是豆腐粉丝和菜心,荤的是蘑菇鸡蛋和鸡肉。因为吴婶最近不大爱吃油腻的。鸡肉馅儿总比其他肉馅儿吃着清淡一些。吴婶吃了不少素馅儿蒸饺——当然,是蘸着醋吃的,吃的可香呢,一碟醋都没够她蘸的。还要添。

    扬威跑回来取的午饭,装了一个大的提盒。别看这孩子生的瘦,可力气真不小,提盒里不但有蒸饺,还有汤,他提的一点儿都不吃力。

    “赵妈妈,今天中午做的什么啊?”

    “是姑娘做的蒸饺,两个凉菜,还有汤。路上慢点。汤别洒了。”

    “我知道。”扬威在铺子里干了一上午活儿,这会儿是真饿了。这时候的孩子正是拔个儿的时候,吃多少都不觉得够。一会儿就饿。

    看他的样,赵妈妈特意嘱咐一句:“这可是张老爷和小姐的,你路上别偷吃。”

    “哪能啊。”

    杨威和振武两个前些天在家里天天闲着没什么活儿干,去了药铺当然忙的很,活儿不少,但是男孩子不怕忙。就怕闲。在药铺里做事,张伯还逮着点儿空就教他们辨识药材。振武话不多。但心里有数。他和杨威两个商量过,他们一定听话,肯下力气,多学点儿本事。这伺候人跑腿打杂总不能干一辈子,能学一技之长在手里将来才好谋出路。他们在药铺里现在跟学徒差不多,将来说不定张老爷看他们勤快听话,会教他们医术呢!这将来可不就有奔头了?

    一想到这个,杨威行走的脚步就更轻快了。

    药铺已经开业做生意了。但是又和街上其他生意不一样。别人开个新馆子,路过的人见了会想,哟,新开的,不知道好吃不好吃,进去看看,这样一来二去,生意就好起来了。或是开了家新茶庄,开业买一斤送二两之类的,也能靠这样的促销方式打开局面。可是药铺就不一样了,谁路过看见了会想着要进来抓两副药回去尝尝?至于患了病有需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