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亿两还是不多的。”杨锐在惊讶之后便回过神来,肯定的道。“每年的侨汇都有一亿三千万两,正是这些侨汇,弥补了两亿多的贸易逆差,要不然中国只会是更穷。华侨虽然过的苦,但是一个月下来,只要不懒,五两银子还是能挣到的,美国那边一天大概有一美元,一个月更是在二十两以上。包括台湾在内的那两百二十五万人,全世界华侨有一千万之巨,行健那边发行一亿两还是保守了些,要是能刺激华侨把自己的存款也拿来买债券,那估计能筹集到两三亿不止。……广寿,你记一下。”

    杨锐对着陈广寿说道,他又有了新想法,等陈广寿这边闻言掏出笔,他接着说道:“叫宣传部商业部那边充分调查华侨心理之后,配合行健那边制定债券宣传计划。什么爱国啊,尊皇啊,都要好好宣传……对了,把赐爵也加进去,买多少万两债券就可以封一个爵位,上可到公爵,下可到男爵,只要给钱,都可以封。”

    他说到这里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情,问向刘伯渊道:“北京、江宁、京口、杭州、福州、还有广州,这几处满城大概有多少人口,多少住户?”

    说着债券,怎么又扯到了满城,刘伯渊虽然好奇,但还是凭着印象答道:“全国十二处满城,北京最多,有二十多万人,户数当有四万多户,其他各地的满城人口一般在五千到四万之间,户数则在一千到八千户的模样。”

    刘伯渊数据记得牢,他一说完,杨锐再追问道:“那这几万户里面,有多少能称得上是富裕的?住的宅子有多少是体面的?”

    刘伯渊和陈广寿终于明白了杨锐的意思,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之前的计划还只是在满人没钱清偿旗饷的情况下,最多劳作十年便可,但他们或举债或变卖家还是能把旗饷还上。现在杨锐居然是要把满人的房子收了。这将彻底断了他们的生计。

    他们的反应杨锐都看在眼里,他认为自己处理满人向来无合理之处。第一。只要是满人自己能养活自己,赚钱置的家当和产业,即使是像天字号那么富,他也一概不动,第二,那些不是自力更生却有钱有房的满人,那就要全部扒光,内裤也不给一条。钱财田产是其中的重点。而后他再想到后世北京内城那十几万一平的房价。觉得所有旗人的房产都应该没收国有。

    这就是说,除了北京之外,江宁、镇江、成都、西安、荆州、杭州、福州、广州、新疆、甘肃、宁夏、太原这十二处满城的一切房产都将收归国有。而里面的二十多万满人,加上北京一共五六十万的满人,将全部遣送至吉林和黑龙江,分发田地,分散安置。这样没收下来的房产,可以拍卖,也可以赏赐给烈士家属以及有功人员,特别是北京。内城一半的人口都是满人,以后他要在北京立都,就要被二十多万满人围着。晚上是怎么也睡不着的。所以,把北京内城的大部分旗人清走,绝对是必要之举。

    “你们怎么就不想想他们当初是怎么入关的?北京内城的八旗,还有各地的满城,不都是赶跑了杀光了汉人,自己进去住的吗?这件事情为了要占着大义,完全可以去找一个明末之时被满清赶跑的汉人后代出来,当然,最好要有房契或别的证据。我们没收房产之后,可以把他祖先的房子还给他。那不是有大义了吗?若是有人要说那是改朝换代,历史使然而不可追究。那就更好说话了,既然是改朝换代,历史使然不可追究,那把关内的满人全部杀光也是历史使然不可追究的。至于什么民族团结,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才能有民族团结。再有满人现在还有什么?屁也没有!我宁愿对蒙古人和善也没有必要对他们和善。”杨锐看着面前的两个人,振振有词的问道:“我说的有不对吗?”

    “先生,这样做怕大家只会说我们不仁……中外舆论也怕是不好吧。”陈广寿少有给建议,这一次见杨锐弄的这么大,很是担心舆论的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