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锐没有听蔡元培的教育计划,他在只是在想他之前的留学计划,当时他认为留学生最少需要三万人,但事后再想,又觉得并不合理。在他愣愣神的功夫,蔡元培已经说完了,杨锐此时才回过神来了,茫然的问道另外一个问题,“孑民,现在留学生有多少?”

    这个倒是蔡元培没有说的,他补充道,“满清排除去的……”

    他说道这,杨锐插言道:“日本那些垃圾不算。”

    蔡元培知道杨锐素来对日本绝无好感,不过留日学生确实太烂了,当下把日本去掉,然后说道:“留学欧美大约在五百人左右,其中法国最多,有一百二十四人,英国次之,一百零七人,德国七十七人,美国三十一人,俄国十八人,比国没有数目。我们派遣的都在德国,有一百八十八人。”

    “那这样就有近七百人了?”杨锐闻言有些高兴,最少还有五百人顶用的,若是再多几年,怕是也有个两三千人。

    蔡元培看着杨锐的神色,有些话觉得还是说出来的好,“竟成,这五百人也是不行的。”

    “什么,怎么会不行?”杨锐奇道,难道欧洲也有三个月的速成班。

    “确实不行,他们之中大多是为了做官去的。”

    “做官?”

    “是。今年六月学部已经开始对归国留学生考试了,根据成绩可以赐进士、举人等,这事情去年便定了,正是如此,日本才有那么多人留学。欧美学校虽然比日本严格,但一些纯粹为了做官去的人,即使学到了什么。待拿到毕业证,怕也是忘光了。”

    蔡元培对于那些进阶之士太了解了,这些出去的留学生,真正悉心求学、不求做官的怕不到两成。

    “那就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杨锐叹气道。他打开自己的记事本。道:“我的计划,或者说要求是这样的。留学生最为要紧,分三块, 第 281 章 中讨论。我们总是要和满清同步的。到时候他们开立宪会议,我们就要开革命会议。”

    “竟成要见谁,我可以先安排。”听闻杨锐要在沪上见人,王季同道。

    “先是枚叔在牢里头,我得要先去看看他。”杨锐此言一出,大家都是微笑,“再是朱葆三和虞洽卿那边,我们都漏了底了,那以后和宁波帮怎么相处总要有个交代吧。最后就是有两个半人,应该见见。”

    “为何是两个半?”蔡元培听杨锐要见人,不由的好奇这两个半是谁。

    “严复似乎就在复旦公学,他还是要见见;辜鸿铭学贯中西,似乎在黄埔疏浚局,正好可以一见,这是两个,再就是张之洞早年的幕僚赵凤昌,也就是当年去审批安通奉铁路,给我们开介绍信的赵竹君,他半官半闲,说话一定是亦真亦假,只能算是半个。”

    “可这个赵凤昌和志赞希等人相熟,要见他不是很妥当。”王季同这段时间不断的摸底调查,清廷在沪上的势力他还是查的很清楚。

    “这个人影响力很大,又和张謇等士绅交好,要想统一战线,他们是不可忽略的。”王季同不会撒谎,要想哄骗士绅,那只能杨锐上了,当然撒谎也不能太过直白,只能委婉,要不然以后杨锐的声誉可是不好。

    王季同明白统一战线是什么意思,说的好听就是合纵连横,说的不好听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是为了自身发展而采取的策略性问题。不过他有一种隐忧,“竟成啊,我们是不是要先等明年开完大会,等大家都确定了之后,在见赵凤昌的好,不然,内部没有统一思想,怕是会乱。”

    “明年等五大臣一回国,满清一立宪待,我们就是靠过去人家也以为是假的,要统战还是今年,到时候最少还是立宪功臣啊。”杨锐其实是知道统一战线的危害——开始往东走,而后忽然掉头往西,这样两种人就会出来,一种认为还要往东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