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四月底,金陵城的天晴一天雨一天的。

    长江的游最近连降暴雨,江水涨了许多,远远的看去波涛汹涌,甚是吓人。从月初,天启军便禁止附近的渔夫再去江打渔。但是总有些人胆大,前些日子,听偷偷去江谋生计的人回来说,见天启水师日日在江操练,远远的听着炮声像藏在乌云的闷雷一般。

    天启水师禁渔民下水,但对东西南北的商船却熟视无睹。

    近年来,南北战事不断,却挡不住这金陵城一日一日繁华热闹。

    这一日,天气稍放晴一些,偶尔能从云彩的间隙看见太阳那惨淡的白光。金陵城头赤红的旗帜在潮湿的空气无精打采的耷拉着脑袋。天启以烈火为图腾,喜红色,每逢庆典时满城喜庆,如着了火一般。

    运河的木船不紧不慢的在江水游动,看船工划桨的胳膊像是没吃饱饭一般。自江南的局势稳定后,运河水道便日趋忙碌,金陵正在修建新城,各地的物资日日不断经水道输送道天启的心。倒不是这些船工偷懒,到了金陵地界,河面游动的木船如过江之鲫,这个时辰,水路码头根本没有能靠岸卸货的地方,他们只能慢慢在江面耐心的等待,有力也没地方使。

    河水浑浊,水面不时涌现出漩涡,缓慢在流动消失后,又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不远处。

    河西岸半里路外建了一座瞭望塔,面挂着两面旗帜,一面是天启的烈火旗,还有一面是天启水师旗帜。

    瞭望塔正前方岸边靠着一艘有二十多丈长的大船,船舷外黑漆漆的,应该是下水不久的新船,在今日的河面很显眼。天启占据江南后,以金陵和宁波形成了两个巨大的船坞。宁波的船坞是当年称霸浙海方国珍家子弟创建的,金陵的船坞则是天启府主的夫人于家的产业,据说许多建造船只的工匠都来自广东。

    此时,这艘漆黑的大船船头正站着两个人。

    两人都是一身淡青色的布衫,前面一人眉毛尤其黑厚,从面相年纪不大,脸的褶皱却似浙东依山而建的梯田一般。后面一人虎背熊腰,五岳朝天般的脸顶着一个大酒糟鼻子。两人相貌都很丑陋,浑身无一处不散发着凶悍之气。

    他二人看着后面的木船一艘艘如赶集般往金陵城方向走,任由自家船停在岸边一动不动,只站在船头像是在等待什么。

    今日见不到太阳,大约的是日三竿时分,运河正热闹的时候,忽然见河道两边远处响起一阵阵鼓声。

    正在河道忙碌的船工连忙朝声响处看过去,便见岸边不远处急匆匆来了两队兵马,打着天启水师的旗号。

    “大公子,清路的来了。”虎背熊腰的汉子说。他二人都是浙东方家子弟,他正朝着禀告的那个年轻人正是方国瑛的大儿子方从善。

    方从善脸的沟壑扯动了几下,只是他的笑容看起来一点也不可爱,用沙哑的嗓子道:“于将军威武。”

    当年天启进军浙东,方家是被于少泽招降的。此番天启府急匆匆把于少泽大军从福建召回来,牵动了许多人的心。方从善此番从宁波早早来到金陵,正是奉了堂伯方国珍的命令。如果于少泽真的取得了西征的统兵权,方家将不惜一切代价支持这位天启的后起之秀西征成功。

    两人正在观望的功夫,那两队兵马很快到了眼前,为首的百户脸如罩着一层寒霜,一看便是来者不善。

    兵丁们挥舞旗帜到了岸边凶神恶煞般吆喝:“船都靠岸,把河道让出来。”

    运河顿时一阵躁动,此时河大大小小的木船都争着能早一步进入金陵城,如何能把河道让出来?

    这些兵丁们可不管这些道理,有些人已经把刀抽了出来,看去容不得半点通融,嘴里骂骂咧咧的:“都不要往前走了,马靠岸,再不动弹的,是不是不想要你的船了?”

    河正一片混乱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