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去找他。

    快速战舰在离开伪霸大本营星系时,被戥注入了完备的新舰所知的宇宙膜定位技术。

    在这个技术使用上面,与新舰相比,差距在于快速战舰本体以及人员配置上远不如新舰。

    前往第十颗牢笼星的路上,越来越多越频繁的航线偏差下,快速战舰终于“迷路”了。

    在此之前,雷与卓尔人根据膜定位技术极为努力地调整了很多次,但最终却仍然难以挽回地失去了路径。

    卓尔人很快给了楚云升一份紧急报告。

    报告中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低速航行,一个是拥有全部的宇宙膜的空间震动机制原理。

    宇宙制造了大尺度上的物理迷宫,却又给了一个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低速航行。

    只要速度慢,加速度小,对外部惯性系的测量就会精准很多,哪怕是初入星空的种族,只要慢慢航行,不断地在低速中根据目的地坐标变化调整自己的航向,那么,理论上,总有一天能够极为精准到达的目的地!

    看起来很美好,然而实行起来,几乎毫无可行性。

    那么慢的速度,飞出一个行星系都要好多年,若要飞出一个恒星系,在飞船内部时空没有明显变慢的情况下,船内时间几乎与整个航行时间相差不多。

    可以想象,以光速横穿一个恒星系都需要以百万乃至千万个地球年为基本单位来计算。

    那样的航行不是绝望的,是根本不现实的。

    就如快速战舰眼下的情况,如果低速航行到第十颗牢笼星,那么基本上全舰也没人能活下来了。

    去了还有什么意义?

    卓尔人的报告中只列举了理论上的办法,真正能解决的现实办法,只有第二个。

    但那是掠命舰才有的技术,新舰都没有,别说快速战舰了。

    当初,掠命舰灵主说,不能交换给楚云升这项技术的原因,是楚云升的飞船没法储存的下这项技术。

    一开始,包括电,也不能确定掠命舰灵主说的是真是假,更不要说楚云升了,随着新舰后来技术不断进步,对膜定位技术的不断成熟,才越来越觉得对方说的很有可能是真的。

    而到了今天,通过从对愔灵主进行不断的宏领域下试验,快速战舰已经能够确定,对方竟真的没有说谎。

    单位体积,或者单位时空中,能够容纳的信息总量一直具有技术上限。

    乌怒人对此最有研究,它们为了获得最大最多的信息保存,为了追求单位时空中信息总量存储上限,不惜将弄出来的假黑洞搬来进行尝试。

    将存储信息的物质与能量极限压缩,最终一定是坍塌向黑洞方向,乌怒人在此试验上是失败的,虽然得到了副作用的另外一个效果,但原本目的没有达到。

    极限压缩造成时空结构的不稳定,没办法安全与长期保存信息,只能获得一个遇见小乌怒人时那个临时隐蔽信息的假黑洞。

    也许只有宇宙自己才能完美地使用黑洞保存宇宙的信息。

    乌怒人的失败,意味着在宏科技以下的极限技术中,单位时空的信息总量被限制了,那么即便制造出一个如恒星一样巨大的飞船,全部用来存储信息,可能也没办法装得下一个膜空间震动机制原理!

    就像地球上,一个信息时代的存储容器,便可以容纳下一整个巨大的纸质图书馆。

    而在纸质书本前,还有竹书,更远还有骨文,墙画,信息容纳效率更低。

    在星空中,这种技术导致的信息总量存储差距更加夸张,到了乌怒人的程度,已远远不是信息存储介质的问题了。

    在对愔灵主的研究实验中,基于三大族人员严重不足,循规蹈矩的3961,首选选定了对一个种族文明而言具有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