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勒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北欧小镇。
它有一条平缓而干净的河流,但是一年有六个月的时间是冰冻的,剩下的时间里也经常漂浮着碎冰。它有一条漂亮的健身步道,又宽又直,铺有减震漂亮的木板,但是有三个人死在了上面。
马尔勒最著名的是石版画,最早可以追溯到维京时代,但是,没有人愿意来看这些石版画。它们也许是艺术品或者古董,然而,直到有人的鲜血浸润了土地,才有摄像机来到这座冰冷的城市。
杨锐跳下车,脚下就是嘎吱嘎吱响积雪。
杨锐四目远眺,能看到遥远的雪山和山脚下的房子。
“好宽展的地方。”杨锐赞叹道:“一座房子和一座房子之间,能有100米的距离吧。”
“瑞典人喜欢住的远一点。我们不喜欢听到邻居家的声音,不管是说话还是开枪。”阿克曼警官重重的关上车门,跟在了杨锐身后。
杨锐的pcr技术辨认出了阿克曼的毛发,这让他瞬间成为了pcr技术的拥趸,不仅如此,他还自己找了资料来阅读——瑞典人不是喜欢社交的民族,他们最爱做的事,就是蹲在世界的角落里,研究自己的小玩意。
“马尔勒的常驻居民有874人。”阿克曼问:“你们想从何开始?”
“我们首先得圈定小镇居民,如果不是外镇人做的话,我们直接采集居民的dna就可以了。保险起见,请在我们的指导下进行。”杨锐说明的内容,其实之前已经沟通过了,只是重复说明而已。
阿克曼正好需要这样的重复说明。
pcr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新东西,所有人都得反复确认,以免弄错了步骤,影响了结果——事实上,杨锐是着重强调了此点的。
小镇居民得到了提前通知,很快就聚集了起来。
这在美国或许是不可想象的,不能指望一个镇的美国人都规规矩矩的按时集合,但瑞典人可以,不管是提前一个月,还是提前一天通知,只要确定了时间,并且得到了确认,就会得到所有人。
这些维京海盗的后代们沉默寡言,但就像是准备上船一样,按时出现在了集合地。
“是不是想不到?”黄茂走到杨锐身后,道:“你看这些瑞典人,看起来都普普通通的,谁猜得到,里面能有一个杀人犯。”
“也不能说是普通,好些人的身高都过一米九了吧。”杨锐耸耸肩。
“和你也差不多。”黄茂羡慕的抬头看看杨锐,道:“你说你怎么长的和北欧人一样高。不对,比好多北欧人都高了。”
“天赐的。”杨锐真心实意的道。
黄茂笑了起来。
“一会儿,我们的尽管,会用签,在你们的嘴里搅和一下,不会损伤你们的身体,这是最新的技术,用来做必要的检测”一名高级警官拿着话筒,向居民们介绍情况,他的声音平淡无奇,就像是在说一件普通的小事儿。
居民们也像是在听一件普通的小事儿似的。
反而是杨锐,站在下方,拿起自己的红旗照相机,等到第一个居民开始采样,就拼命的按动了快门。
在一卷照片只有30张不到的年代里,他的快门很快就按不动了。
杨锐自顾自的笑两声,打开照相机的后盖,将胶卷小心的收起来,再对旁边的景语兰道:“以后,这些都是正规的史料了。”
“史料?”景语兰挎着lv的包包,头戴宽檐的淑女帽,鼻梁上还挂着一只墨镜以防雪盲,远远的看上去,已是走在时尚前沿的漂亮女郎了。
杨锐用手搭了一下她的腰,轻轻一抱又松开,笑道:“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pcr办案,当然是史料了,这个以后必然是进博物馆的。”
“你觉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