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绣回到家立刻将计划禀明了张济,得到张济的首肯之后单枪匹马连夜赶回了宛城对贾诩面呈鲁肃的计划。

    说实话贾诩听了张绣的计划后也是深感震惊,这个叫鲁肃的人名声不显但却是个有担当的人物啊,这样的人能为我所用实在是太好了。

    贾诩当机立断,派遣张绣带领两千旧部、大将潘璋率领一千精锐前往协助鲁肃击破刘勋,也顺便震慑一下孙策。

    之前李归获悉孙策的崛起之后,对这个年轻的小霸王十分感兴趣,曾经专门派人致信孙策,想要与他交好。

    孙策毕竟年轻气盛,还有点叛逆之心,对于这个母亲天天挂在嘴边教导自己的偶像十分的不感冒。

    虽然在谋士张昭等人的劝谏下勉强做了回复,但是语气用词都十分的不礼貌。

    李归知道孙策是个驴脾气,对此不是很放在心上,但是他手下的贾诩等人却对孙策的无礼是极为不满,一直怀恨在心。

    当张绣、潘璋带着部队返回平舆的时候,刘勋果然不出鲁肃的预料,声称受朝廷密旨清缴李傕、郭汜的余孽,尽起大军向平舆蜿蜒而来。

    这时候鲁肃已经亲自赶往郎陵对李通当面陈述了当前时局的变幻,并以张济的名义答应绝不干涉郎陵、阳安两地的内部事务。

    李通心底确实是心想着朝廷的,但是对于现在朝廷里当权的董承那是绝对不感冒的。

    而通过鲁肃的分析他也立刻就明白了曹操事实上并不会真的南下,这让他有种被愚弄的感觉。

    再加上之前因为郭汜的事他也很承张济的人情,所以立即表示愿意支持张济出任豫州牧。

    他也是个谨慎的人,虽然不允许张济插手自己的地盘,但是却保证愿意交纳赋税给张济。

    稳住了李通,鲁肃赶回平舆动员宗族、修整兵革,并派人打探刘勋的动静虚实。

    当张绣带着部队风尘仆仆的赶回来的时候,鲁肃也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张绣将部队全部交给了鲁肃,自己则停留在了平舆,以表示对鲁肃的绝对支持。

    刘勋在庐江当太守多年,原来的部属不过四五千人,后来袁术战败后投奔他的人先后不下万人,这才名声大震。

    后来周瑜横行庐江,他本想要坐山观虎斗的,不料周瑜强悍至极大破郑宝所部,吓得他立刻逃到了汝阴。

    汝阴就是后世的阜阳,别看现在不怎么样,但是在汉代却是交通枢纽,又有颖水的运输便利,是整个汝南最大的城市,没有之一。

    但是这里之前被郭汜狠狠糟蹋了一把,无法支撑大军的生存,所以刘勋一直想要北上投奔老友曹操。

    但是在得知李傕的死讯后,他又有了别样的心思。

    张济是个平庸的人,自己又是这样的英明神武(汗⊙﹏⊙),与其寄人篱下何不干脆夺了这汝南郡作为立足之本?

    有了这个想法,他就一方面劝诱落草为寇的陈兰、雷薄等人率兵前来助战,一方面又掳掠乡民以壮声势。

    他的这一套战法在北方早已是臭大街了,无数次的战斗表明强拉起来的乌合之众在战斗中面对精锐之敌根本是不堪一击。

    但是刘勋却不觉得,因为在以扬州为代表的南方地区现在还是很大程度上比的就是谁人多谁就厉害,所以他们才会对孙策屡屡以弱胜强大感奇怪。

    其实孙策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有一支两千多人的精兵,每次战斗的关键时刻突然出击就可以一举建功。

    当然了,刘勋手下也不是没有能人,新近投奔他的年轻谋士刘晔就非常反对他的这次出征。

    刘晔字子扬,乃是淮南成德人,十三岁时就曾经奉母亲遗命斩杀父亲宠信的侍者,被许子将誉为“佐世之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