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基层部队而与今天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上述是戚家军的虎蹲炮,而西隋帝国军队普遍装备的迫击炮正是在戚家军虎蹲炮的基础上演化而来,而它也成为现代迫击炮的鼻祖。

    公元1621年,当时的火器监匠作李莫接到一个命令,那就是要迫切为骑兵部队研发一款火炮。要求轻便灵活、火力迅猛、价格低廉便于大规模列装,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源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才能制造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火炮。

    我们知道西隋是在原蒙古合赤惕部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原本少数民族在冶金锻造方面确实不比中原差,有些地方甚至要强过中原很多。比如,西隋在合赤惕部时代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利用夹钢法锻造大马士革刀列装部队了。此外,还有渗碳法锻件处理等先进的冶锻技术。

    但是,有一点制约了西隋军事的发展,那就是原材料问题。当时合赤惕部的铁料绝大部分来自西域的龟兹、和田等地。虽然合赤惕部与明廷有边贸通商,然而由于明廷的禁令使得只有少量铁流入合赤惕部,直到乌拉特铁矿的发现。但是,乌拉特铁矿属硫铁矿富集。硫元素是冶铁业中的有害元素。冶炼时硫部分被还原进入生铁,钢铁中含硫在其热加工时易产生“热脆”。

    采用乌拉特铁矿冶炼出的铁,根本就不能用作炮管的锻造材料。所以,如何使用最少的“进口钢”制造最多的火炮成为李莫最先考虑的事情。

    经过不断论证与实验,最终李莫照虎蹲炮原理制造出了合赤惕部版的虎蹲炮。

    合赤惕部虎蹲炮在型制上要绝对优于戚家军虎蹲炮,由于西隋虎蹲炮是现代迫击炮的原型,为了区别,我们这里将其命名为迫击炮。

    迫击炮特点:

    1、重量轻。这完全符合合赤惕部军方提出的技术要求。迫击炮全炮重量只有约公斤(口径不同,故而重量不同)。

    2、结构简单。迫击炮由炮身、炮架、底座、量准具等四部分构成。炮身长;炮架为两脚架,配有高低杆;底座承受后坐力的主要部件,同时与两脚架一起共同起到支承迫击炮体的作用;量准具是由半圆仪构成,用于调节射击仰角,用以控制射程,提高射击精度。

    3、造价低廉迫击炮正因为它的结构简单,重量轻,那它的造价就一定低廉吗?不一定!但是西隋人发明了螺旋卷焊的办法制造迫击炮管,这就大大降低了其制造成本。也因此迫击炮才可以被大规模列装军队。

    4、操作简便我们都知道,西隋帝国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军人素质最高的军队。士兵们不仅仅都能识文断字,中下级军官更是有着很高的军事素养。这就是为什么西隋帝国有:出将入相!这么一说,也就是为什么西隋帝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原因之一。但,这也只是西隋帝国天祐朝中后期的事情了。在早期的合赤惕军队中,可不是这样的。

    炮兵是个很需要技术的兵种,什么弹道啊,射界啊、仰角、测距这些都是需要通过系统的计算。但迫击炮的要求显然要低得多。

    (1)、迫击炮的操作极为简单的,与现代迫击炮极为相似。它的炮弹是由铸铁铸造,与现代迫击炮基本一样。唯一不同可能就是现代迫击炮弹击发方式是底火撞针击发,而西隋时期的迫击炮弹是较为原始的火捻点燃式。

    它的炮弹构造分为两级,第一级由火捻点燃,然后利用重力炮弹下坠,此刻第一级底火药包作用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炮弹飞行。而第二级依靠延迟引信点燃,在落地式爆炸或者近距离凌空爆炸。

    (2)、迫击炮的量准具是经过严格计算后铸造的,上面定有距离和仰角的标尺,通过操作基本可以确定弹着点。

    5、火力迅猛迫击炮由于操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