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力,一为阳浮力,一为阴斥力。两种元力皆有一定的范围,在此范围内,三界物类很难摆脱这两种元力的影响。但若逸出此范围,到了广漠宇宙之中,也非两种元力所能为力。

    由于天界空气甚轻,有的地界连飞鸟也难以企及,修建宫室自然非常困难。这也是天界开化较晚的原因。不过神族法力广大,在天界生活也并非没有可能。衣、食、住、行,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一般只要能满足这四个条件,便能够安居乐业。

    皇天的孙女织女,能将云气织成灿烂云锦,唤作云锦天衣,又叫天孙锦,据说天孙锦能变化形制,没有缝隙,这就解决了衣的问题。仙人能餐风饮露,不食五谷,饮食也不成问题。海市蜃楼据说是蜃龙吐气所化,这和天孙锦如出一辙。只不过织女是将云气织成衣裳,蜃龙是造为楼阁罢了。

    至于出行,仙家能腾云驾雾,又能以飞禽代步,如此看来,四个问题都能解决,只是气候要比地界复杂多变一些。

    神族又有炼器之法,荀子有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器物之道也是人族兴起一门,重要性还在炼气和炼体之上。人类没有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炼器之法在人族和四灵强族的斗争中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器物毕竟是身外之物,原本只是炼气和炼体法门的补充。对器物过度依赖使得人类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为物役,心为形役,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器物之道如同饮鸩止渴,实质上不论人类如何反对奇技淫巧,如何警惕人为物役,器物之道仍然不失为人类的最大成就。神族虽是炼气和炼体两门源远流长,实际炼体法门已经有极高的水准。譬如风神禺水师的五艘仙葫,小神王的大明宫,皆是奇伟制作。大明宫能上天入海,即便在明钦生活的时代也是旷世之作,难以仿造。

    阴界直到佛教势力侵入,建立六道轮回,才真正拥有和天界、人界齐名并称的地位。天界的开拓则要比阴界早得多,早在帝俊移驾天界之前,天界已经有很多族类。诸如修罗、夜叉、迦楼罗、摩罗伽,再加上天族、龙族、紧那罗、乾闼婆便是佛家常说的八部天龙。

    至于罗刹则是修罗和夜叉杂合而生,罗是修罗之罗,刹同夜叉之叉。罗刹虽然晚出,兵力却颇为强大,罗刹海市便以罗刹人势力最大,是以才冠以罗刹之号。

    明钦问起罗刹海市的位置,摩吟支吾不过,只得答应带他前去。

    其实五大部族得以在天界称强,和西方教也颇有渊源。西方教在宇宙中势力广大,信徒众多,据说有五方佛国,阿弥陀佛便是西方佛国的教主,是以又叫西方教。

    西方教的僧徒很早就进入地曜传道,因为昆仑神族将天界视作化外之地,漠不关心。西方教得以在天界建立净土,皈依西方教之人皆能往生净土,是以颇得一般民众崇仰。

    但是宗教能否兴旺发达,很多时候并不是民众自愿崇信,靠得是政治力量的推动。包括诸子百家的消长,也和当权者的好恶有很大关系。秦始皇崇尚法术,定于一尊,文景之时,服膺黄老无为之术,汉武帝罢黜百家,定于一尊。法、道、儒皆得到政治力量的推动,得以延续发展,杨朱、墨翟当时号为显学,但在政治上却没有展布的机会,只能渐趋于消亡。

    西方教和黄老道术颇有相似之处,都带有几分消极避世,西方教虽然颇得一些君王的推崇,毕竟无法压倒道家,定于一尊。

    反而修罗人、夜叉人吸收西方教的教义,创立了自己的宗教。修罗、夜叉也靠着这股力量发展壮大,盛极一时。修罗教、夜叉教和西方教并称为天界三大教派,影响力无与伦与。后来神族和龙族的势力虽然伸入天界,龙族并无自己的宗教,神族则和西方教关系密切。

    不过西方教只是西方世界一个分支,不如神族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