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腾,御手肉眼凡胎,自然不能用眼睛观察道路,而是用的机阵。灵犀佩传送符信,可能会影响到机阵的运作,造成御手耳目失聪,后果相当严重。

    明钦在海外乘坐过风车和雷车,明白此中道理,听到秦素徽提醒便封印了灵犀佩。

    空行车中的侍女多是青春美貌的女郎,真有仙府玉女的味道。凡夫对神仙都有无限憧憬,其实神和仙大不相同。神有天地造化的意思,又是三界的主宰。仙的本意是迁客,盘古归化之后,皇天建立神庭,执掌三界。地星还只有神族c神道。

    龙族异军突起,混一四灵,击杀山神夸父,帝俊逃往天界,东王公c西王母c风神禺彊迁往海外,才有了‘僊’的叫法。

    至于简写的仙,意思是人在山中,这是后世的见解。

    神族流徙,同时也意味着神道的坠毁,神族统治的分崩离析,反而使得仙道蓬勃发展,是以仙道又有自繇c平等的意思。

    帝俊逃到天界之后,虽然靠着羽族的支持稳住了局面,却无力收复下界。祖龙死后,五龙帝继起,龙族强盛的时候踞有平陆,威行海外,数度攻伐天界,对神族威胁极大。

    但是海外仙术非常繁荣,十洲三岛号称仙家渊薮,名家辈出。

    人族崛起之后,三皇五帝圣王接踵,引起龙族c妖族和神庭的疑忌和恐慌,以人族的实力同时对抗三族,很有亡族灭种的危险。

    不过神族战败之后,一支迁往天界,一支迁往海外,一直相互敌视。帝俊家族支持龙族c妖族,海外仙界支持人族的也不少。孙悟空使用的金箍棒本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铁,本是太上老君炼制,这就可见太上老君对人族的态度了。

    太上老君九度转世,代为帝师,封神大战也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联手共御截教。而太上老君是太元圣母最钟爱的弟子,一部《道德经》全是代太元圣母说法,开创道教,太元圣母为鸿钧老祖,太上老君是承继者。太元圣母即是女娲娘娘,黄帝一族便是她抟土为泥,化去毛发,变化出来的。

    太元圣母和太上老君这么说虽然多半是为了制衡帝俊和妖族,对于人族确实有扶植之功。

    帝俊败亡后,西王母入主天界,和太上老君支持逢蒙之子成为天帝,龙族成为四海藩臣,妖族的境遇更是每况愈下。人族帝王自称天子,代天治民,三界再也没有制衡神族的实力了。仙道衰落,三界又再度进入神道时代。

    道教御天,佛家掌阴,儒道管人,儒家又为人道,掌管人界。实质秦汉一统之后,人间帝王多半是阳儒阴法,神道设教,孔子不语怪c力c乱c神,身后却被抬进神庙,封王封圣,这和孔子的人道真是背道而驰了。

    神道讲究秩序,维护等级。当初秦始皇车驾巡幸,威风八面,刘邦羡慕的说‘大丈夫当如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车驾中随从和武士极多,两人的目光全在秦始皇身上,这也是出人投地的思想自古有之。

    晏婴为齐相,长不满五尺,貌不惊人,他的车夫身长八尺,赶车的时候意气扬扬,他的妻子不满的想要离开他。朱买臣生活贫困,在集市中吟诵诗书,旁若无人,他的妻子生气的要离婚。

    人类追求富贵利禄,目光总是停留在显赫的位置,看到秦始皇就要效仿或取代,看到晏婴就自恨不如。所以不管什么样的妖孽c禽+兽都有回护颂赞的声音。

    ‘一将功成万骨枯’,世人津津乐道帝王将相的功过,却无人理睬他们脚下的枯骨,乌纱上的鲜血,不悟在神道制下,绝大多数人只能做炮灰和枯骨,新鬼烦冤旧鬼枯,他们的是非功过干卿何事呢?

    车夫比较幸运,他被晏婴举荐做了大夫,至于是否称职就不得而知了,至少满足了妻子的虚荣心。晏婴这么做,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维持这段婚姻。朱买臣却没能留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