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松语文学 』,。

    李靖父凭子贵,本是个薄情寡义之徒,武王伐纣的时候,他的功绩远不如满门忠烈的黄飞虎,不过是因为和阐教关系密切,才坐上兵马大元帅的位置。

    玉帝得位不正,自然心怀猜忌,李靖素无德望,反而让玉帝安心任用他。但如此庸材委实难当大任,统率十万天兵捉拿孙悟空一个占山为王的草寇,都大败而回。

    杨戬道法神通,堪称上界第一人,可惜他是帝俊王孙,小金乌之子,武王伐纣的时候仅做了一个督粮官,和土行孙c郑伦并列。而哪吒凭借先锋大将的积功成为三坛海会大神,天庭如此用人,就无怪三界乌烟瘴气,天道幽晦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玉帝阴谋篡位,雄猜多疑,四大天师和李天王父子还算天庭较为齐整的人物。更有甚者,截教那些披毛戴角c磨牙吮血之徒,是非不分,利欲熏心,居然也高踞庙堂之上,执掌天庭部司,还指望这样的朝廷能开诚心c布公道,行使均平之政吗?

    雷部闻仲实为纣王以下第一奸魁,假借忠贞的名义,助纣为虐c为虎作伥,为了残暴无道的殷纣朝廷涂脂抹粉,悍然屠杀良民,倒行逆施,狼心狗肺,何以逾此?

    天下之大患在于名实混淆,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故而孔子为政,以正名为先。自西学东渐,海内板荡,一时巨子提倡新道德,新文化,孰不知道德c文化只有好坏,没有新旧。世人方求新鹜奇,以为新的都是好的,旧的都是不好的,哪里有这种道理?

    时人既群趋于新,是非不合于古人,即斥之为愚忠c愚孝,忠孝即是道德,道德只有高低,没有智愚。

    智愚只能用来评价人,不能用来评价道德。这个愚既非道德上的,往往也不是智力上的,因为被评价为愚忠c愚孝的人并非智力有何问题,诸如闻仲之流。只是指这种道德行为不符合时人的道德标准。

    所谓愚忠常常指对不必尽忠的对象尽忠。例如纣王,他的凶暴是史有定评的,闻仲为了维护纣王朝廷临阵而殁,可算是不遗余力了。一个人的观念大抵离不开四种因素,两大作用。四种因素即:势利c利害c亲缘c是非。两大作用即:理智和情感。

    显而易见,闻仲的选择是势利c利害c亲缘联合作用,战胜了是非善恶观念。

    论势利他是当朝太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论利害,他的地位和殷纣朝廷紧密相连,一损俱损,论亲缘,他是纣王的老师。论是非,他也知道纣王暴虐,忠直之臣非死即黜。之所以还要扶保纣王无非是私心作祟,恋位固宠罢了。

    老子也说道德,但老子的道德是天道自然的。世人常说的道德指的是是非善恶。是非善恶是人类独有,而天道所漠视的。

    势利c利害c亲缘皆是私利,非道德。所以闻仲是以私利战胜了道德,是不道德,是反人道,而不是什么愚忠。

    古人说,‘各为其主’。实际也是利害c感情战胜了是非,比干c商容直谏而死,就是要争一个是非善恶,这才是千古忠臣。闻纣不去矫正纣王的罪恶,反而为了维护这种罪恶去屠杀抗暴的良民,简直是丧心病狂,罪大恶极,不愧是纣王的爪牙,貌为忠厚,实为妖孽。

    闻仲本来就是截教金灵圣母的大弟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截教门下多是一些贪名求利c嗜欲炙盛之辈,闻仲手握重兵,征战四方,以杀伐为能事,有道是‘慈不掌兵’,闻仲固忍人哉!

    玉帝任命闻仲为雷部正神,未必不知道他私心之奸,只是需要这种爪牙而已。

    天庭尽是这样一等文臣武将,孤悬于九天之上,醉生梦死,七大圣结义妖族复盛,李天王十万天兵连一个孙悟空都捉拿不住,天庭从此威信扫地,四方妖魔蠢蠢欲动。

    玉帝乃援引佛教,割让阴界给地藏王作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