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令下,蓦然张开大嘴发出一声震天价的虎吼。

    直似个虎哮深山,傲啸林野,有那不济事的扈从经这一吓,立时体如筛糠,浑身酸软。

    …………

    说到天庭的神官除授和凡间的人事颇有些相通之处。

    三皇五帝时多半是一些部族集合,到了夏禹传子家天下,经历商、周分封诸侯、世卿执政。秦朝统一,未几灭亡。但郡县分治的格局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因为宗法世卿已经在战国破败无余,大统之世,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任何可以父子世袭的官位。因此也没有牢不可破、固定不变的阶级。

    西汉首先实行察举制,随着官僚的腐化到了汉季察举制又破坏难行了,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勉强维系一个甄选官吏的渠道,之后形成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局面。直到隋朝再度统一,具备实行科举制的条件,才使社会各阶层都有参与政权的机会。

    人事变迁总是随着社会形势不断演进的,神仙除授当然也是一样。在皇天鸿钧初创神庭的时候,四象八神哪一个不是盘古血脉、女娲子孙。就好比人类的部族时代。

    帝俊战败刑天,夺得神王之位,分封了许多诸侯,所以山海经中许多古国都说是帝俊的后代。之后,地皇祖龙臣玄武、击貔貅,混一四灵,帝俊遂丢失地界、阴界,将神庭迁往天界。

    再后来,人族兴盛,经历三皇五帝,圣贤辈出。龙族、妖族避忌很深,在帝俊的默许下纵洪水为害,向人族大肆进攻。赖有唐尧、大舜、大羿、大禹这一干豪杰,将龙、妖两族打的大败亏输,十大金乌接连殒落,帝俊仓皇避位。

    这时候才有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创立阐、截两教,分庭相礼。四灵经过祖龙的统一和千万年的混居,大约血统十之**都变得驳杂不纯了。这样一来,就混融成一个良莠不齐的妖族。

    到了商纣之时。截教势力达到全盛,连太师闻仲都是通天教主的三代弟子。而纣王是金乌皇子转世。贪残暴虐,更得妖后妲己辅助,人族的处境岌岌可危,再一次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

    周文王推衍人皇伏羲先天八卦,得到立场亲人族的阐教之助,又受凤凰丹诏,总揽英雄,三分天下有其二,一举奠定了伐商的根基。

    封神一战。许多神魂不死的忠臣勇将或道行之士都被除授神职,凡八部三百六十五位。

    这次封神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许多神官至今都是天庭的显赫人物,而且有几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这次封神封的都是神职,后世神仙并称,事实上神和仙有相同,更有区别。以地位而论,神可能要低于仙。但是神直接掌控天庭,影响力可能反而比仙来得大。

    其次,所封成员虽有忠臣勇将和道行之士的区别,前者大多都是不通术法的人类。后者多半是炼气有成的截教门徒。

    灵魂也是有一定寿命的,短则数十年,多则二三百年。这样一来,前一部分很容易因为神魂的衰竭在数十上百年后致仕。譬如黄飞虎封为东岳大帝,数千年来。东岳大帝的位置都换了五六人,而李天王、哪吒这些人的地位却稳如泰山。

    八部神将和诸天星宿中这样的截教炼气士俯拾皆是,此消彼长之下,哪一派在天庭更有势力就不言而喻了。

    天庭有神、仙两道,就像凡间有士、农、工、商四民,究竟谁来占主导地位,这是一个人事演变的自然选择,甚至远远超出三教圣人的意料之外。

    相传三教共议封神榜,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褊袒人族,所以许多截教门徒都榜上有名,他们都是道德高深的圣人,之所以这般设计,可见仙道胜于神道是确定无疑的事。原本不应该有什么差错。

    但是世间好像就没有百世不弊的制度,像四民各执一业,士人读书明理,做官肩道原本不该有很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